2012年的中国雕塑
韩小囡
2012年的中国雕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创作主体的相对自由与独立,中国雕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雕塑的这种现代进程与当代转向大概经由了三个阶段。先是藉由材料变化为载体,开始进行现代主义雕塑的语言学转向,对西方现代雕塑样式进行模仿与借鉴,以抽象形式语言为主要特征,侧重对材料美感和形式美感的追求。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中国雕塑又开始尝试进行观念化的表达,在形式与媒介上表现为现成品的使用、雕塑材料的进一步拓展,雕塑与装置、公共艺术的互融等等,雕塑的学科边界得以拓展乃至泛化,出现了“泛雕塑”的概念。 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当代雕塑的前缘进一步推进,在原有的“观念化呈现”上,开始更具“实验性”的探索。有这样一种说法,今天影响中国雕塑创作的主要命题应该是当代标准的确立以及文化身份的自觉与重建。参照这个主要命题观察2012年的中国雕塑,确是在“标准”与“身份”等问题上不断衍生出新概念,同时也在强化着自身的“谱系梳理”、“理论建设”与“公共拓展”。 一、“标准”的探求 1、隋建国“身体运动”中的“反造型” 2012年3月3日, 隋建国大型个展“隋建国”于佩斯北京开幕。此次展览是隋建国加入佩斯北京之后的首个个展,可以说全面梳理展示了他的个人创作轨迹,展出作品从“卫生系列”、“地罣”、“中山装”、“衣纹研究”、“时间的形状”一直到最新的“盲人肖像”和“盲者系列”。 隋建国被誉为是“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他的雕塑创作就一直在实验性地挑战雕塑既有的概念和标准,诸如媒介与生命消耗、符号与写实体系、空间与时间维度等,而“盲人肖像”和“盲者系列”则是又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即造型与身体运动。 隋建国把自己的眼睛罩住,试着“相信身体,相信本能,不去控制身体”,而仅仅让双手与手中的雕塑泥的互动,“泥巴表面留下身体的细节印痕,在成为身体运动的镜子的同时,完成自身的造型”,之后又用严谨的雕塑方法将其放大、铸铜,立在佩斯北京,更演化为一种“公共化的私人痕迹”,生发出更多可解释的空间。这一作品的创作,本质上是对传统雕塑“有意识造型”进行的消解和置换,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身体运动”所带来的“无意识造型”,是媒介对雕塑家身体运动的记录,虽然最终结果仍是三维的雕塑形态,但其存在的意义是指向“反造型”,是雕塑创作中又一极端的观念推进。 2、焦兴涛“日常”中的“反现成品” 2012年5月12日,由何桂彦策划的“常·藏·场——焦兴涛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开幕。焦兴涛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批解构风格的作品最早受到关注,而后来的创作则将注意力转向新具象与超写实雕塑的观念化表达,这次展览即是对这一创作方向的综合呈现。 展览前言中表述:“常”有双重的涵义:一个是“日常”,另一个是“异常”。而“藏”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观念化的方法。艺术家将自己所做的“雕塑”与日常的物品与现实的场景融汇在一起,力图消解艺术品与“物品”之间的界限。杜尚之后,现成品与艺术品的边界就日趋模糊,但是,杜尚并没有将作为艺术品的现成品重新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或许正是“藏”背后所潜藏的“对什么是艺术品的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场”则具有双重维度,一个是“现场”,一个是“剧场化”。 从前言对作品的阐释中可以看到,焦兴涛与策展人均意识到“现成品”与日常生活场景的融合,以及艺术品与现成品的边界问题,但在这次展览中,“藏”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现成品”,恰恰是艺术家运用超写实手法创作的“艺术品”,这才是最有趣的“反串”,杜尚将现成品“伪装”成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的展厅中,消解了现成品与艺术品的界限,而焦兴涛将艺术品“伪装”在现成品之中,似乎是对杜尚最给力的回应,这一“反现成品”雕塑是否可看作是中国雕塑对当代艺术“标准”的新注脚? 3、展望“石头”中的“反形实验” 2012年10月26日,“无所遁形——展望个展”在798长征空间开幕,围绕着“有形”与“无形”的互相转换,展览通过对不同材质的巧妙运用以及极具挑战的布展方式,呈现了独特的视觉经验。 亚克力胶铸成的石头被重新契合在原本的材质中,将一种“有形”转换为“无形”,但当其处于灯光反射中时,石头的“形”却得以还原,“无形”又变换为“有形”。展览构造了一个看不到任何物质的“无形”空间,但空无一物并不代表“形”不存在,一束强光照射下,浮尘“无所遁形”。 “形”是雕塑中最为基本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视觉意义上的“造型”。展望创作中虽以视觉的“形”作为呈现对象,但在借助影像、装置等媒介将“有形”与“无形”互化的过程中,却已将这个雕塑基本概念进行了意象的扩展。或者说,他所进行的“反形实验”,其实是对“形”的概念扩展,以及因这种扩展所引发的对雕塑艺术“标准”的思考。 4、李象群“具象语言”中的“个人史观” 2012年9月22日,“行人——李象群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李象群的首次个展,共展出了五个系列的数十件作品,艺术家自己对此次展览提出了独特的命题“用手指抚摸历史”,从中也反映出他的创作目的与态度。 作为以创作革命历史题材著称的雕塑家,作为依然固守学院写实风格的雕塑家,李象群在其看似保守的路线中却以一种雕塑艺术的单纯的力量击中大家,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学院派塑造技艺,呈现的却是一个当代人未加雕饰的极为个人化的历史观,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评论的失语,因为它与许多惯常的批评逻辑是“拧巴”的。 学院派历史题材的肖像创作,传统上秉持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体现的往往是一种固化的集体史观或是一种模式化的英雄史观,而李象群的历史人物肖像从中跳了出来,具象雕塑语言仍然是学院派的技术支持系统,表达的却是还原了朴素人性的“个人史观”,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不能因语言和形式而质疑他艺术的“当代性”,或者他也为当代肖像雕塑创作提供了一种新标准。 5、于凡“轻抽象”中的“非现实性” 2012年10月28日,“置上——于凡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拉开帷幕,这是于凡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于凡在尝试行为、装置等艺术形式之后,回归具象雕塑语言,但他不是对“写实”的简单回归,而是对“具象”的“轻抽象”。他将“造型”隐藏起来,但又不是卡通式的夸张与简化,而是伴随着一种物质性的抽离之后的精神性灌入,艾未未说“于凡将他多年来的功夫像一只狐狸一样藏了起来”。他对雕塑表面层层着色,“汽车漆”的光泽使作品表面呈现出细腻的变化,在这种细腻感更消解了雕塑的体量感,一切都变得飘渺、超越、非现实,这或许正是艺术家所要达到的状态。 6、“后世俗化”社会中的“新现实主义” 最善于拿“俗”说事儿的李占洋与陈文令,也在2012年分别举办了个展。2012年3月3日,“噩梦——李占洋个展”在北京草场地麦勒画廊开幕,作品为两件装置艺术,有感于9岁女儿的求学状态,反映小学生心理压力。“异度风景——陈文令 2012 年新作展”于2012年9月8日在北京798艺术区品画廊开展,他2011 年到2012 年这批新作的形式据说灵感来源于云冈石窟,王明贤评价其为“‘后世俗社会’中的异度风景,是当下社会的美学寓言,建构了雕塑新的场所精神”。范迪安认为陈文令的艺术“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新现实主义的特征。他敏感于在一个极速膨胀的消费时代里滋生的享乐主义,一直在寻找表达、揭露并批判这种世俗现实的语言,其结果是在人与动物的‘生物性’上找到了表达的契机”。 7、雷虹“抽象”的“非几何研究” 2012年4月14日,“雷虹——非几何研究”十年回顾展在上海外滩对比窗(pearllam)画廊开幕,此次展出了雷虹34件作品,其中包括雕塑、装置、绘画和图纸等。唐尧评论雷虹是“中国抽象雕塑最执著的行者之一”,上海的个展终于从纸本回到空间,回到面貌上的“极少”,展示了他所探讨的中国抽象艺术哲学核心,探索了空间里“有”与“无”、“实”与“虚”之间的关系。在当下的中国雕塑界,雷虹对抽象语言的坚持似乎极为宝贵,毕竟聊胜于无。 二、“身份”的建构 伴随着中国雕塑在文化身份上的自觉,近年来的雕塑创作越来越注重对中国传统的挖掘,而在2012年,中国雕塑界对“身份”的建构首先突出地显现在海外展览的举办,以及青年雕塑家个展中的文化身份重构。 1、东风西渐——2012中德文化年系列展 2012年借中德文化年之机,由中国雕塑学会进行主要推动,在德国举办了系列中国雕塑展,其一为“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2012年6月2日在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开幕。该展览的作品中半数为雕塑,从展览的名称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东方韵味,而所展雕塑作品也多是以中国文字、器物、太极等文化符号为切入点的抽象及观念性创作,其对“身份”的言说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为10月开幕的“穿越——曾成钢雕塑展”,20多件带有东方青铜文明色彩的大型雕塑,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为基点的展现。 其三为“共振汉堡——中国当代雕塑展”,展出了8位中国当代雕塑家的18 件雕塑作品,刘永刚的秦篆三昧、霍波洋的无月东山、谭勋的文人叙事等等也都有着选择上的“身份”倾向,为汉堡带去一缕“艺术东风”。 2、身份场域——传统与当代的互斥与暗合 “现在 - 完成 - 时:焦兴涛雕塑展”是2012年的又一海外中国雕塑家个展,是英国东亚艺术博物馆20年来举办的第一个当代雕塑展。东亚艺术博物馆的常规陈设为古代玉器、瓷器等,在这样一个场域中,东方古老的藏品与东方当代雕塑并置,似乎具有了艺术以外的意义,当代与传统在互斥的视觉张力中有着内在文化身份的暗合。 3、身体感觉——当代雕塑的女性视角 “女性”也是一种“身份”,在阳气十足的艺术“重工业”中,柔软敏感的女性视角却释放非凡的力量。2012 年 4 月13 日,“姜杰:向前进 向前进”“秦玉芬:美丽的暴力 2012”双个展在北京798 品画廊开幕。姜杰展出的作品包括雕塑、装置和影像,以芭蕾为核心意象,雕塑部分的“小女孩”仍然是空洞的诡异与梦幻,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装置部分,数以千计的芭蕾舞鞋构成的一个巨大、倾斜的圆锥体,重力下压在一点,造成视觉心理上难以言表的压抑与不稳定感,视频内容是一些妈妈、奶奶们在兴致勃勃地学习这种“高贵又疼痛”的舞蹈。秦玉芬的装置作品是用铁丝网制作的极具威胁的铁丝墙,其中有已经破灭和尚未破灭的许多蓝色气球。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女性雕塑家的创作往往是从身体感觉出发,有着天然的“身体意识”,这是许多男性雕塑家试图突破而达到的一种状态。 4、身份“重构”——隐喻的典故与内省的格物 “重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身份的双重构建,也就是说当代雕塑家意识到了对文化身份的构建不是对传统进行一种符号化的简单挪用,而是要在传统浸润中寻找一种当代性和个性化的逻辑;二是想要实现这种双重建构,其实需要有一个将传统“打散重构”的过程,这种身份重构的实验在2012年的几个青年雕塑家个展中较为明确。 2012年6月9日,“浓——吴彤雕塑作品展”在中国雕塑学会沙龙举办,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期的首展。吴彤在《你浓》这组作品中用西方造型方法将中国戏曲人物形象加以重构,形式上的复合趣味还隐喻了京剧中的“性倒错甚至同性恋色彩”,其文化指涉直达精神历史层面。 同在2012年,由高名潞策划,谭勋推出了个展“个人方式——格物与内省”,将文人意味的山在各种材质上以各种形式进行锻造、雕刻或书写式的堆塑。他将自己的创作归为“景物雕塑”,认为“目的在于发掘本土文化与本土视觉审美经验中有关“物质”的思想精髓,进而在消化西方主流艺术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当代的物性观以及相关的艺术创作方法论”,其文化身份“重构”的意向是明确的。 2012年的“朴——潘松个展”,是一个同样有着传统文化倾向的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其创作语境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榫接和斗拱等建筑语言,构成上追求稳定与永恒,还与汉字结构相联系,可见这种复合式的传统嫁接,这种自觉与不自觉的身份建构,已然成为了不可阻挡之趋势。 2012年9月15日,广州扉艺廊再推“造像——戴耘当代雕塑作品展”。作为个性化语言已十分成熟的青年雕塑家,西安美术学院出身的戴耘在创作中总有传统文化的因素存在,但也时刻不忘以当代性的立场对其进行重构,殷双喜将其创作归结为三对关键词:“摹仿与戏仿”、“器与物”、“大众文化与纪念碑性”,萦绕其间的重要部分就是,在当下性与历史性关系思考中的身份建构问题。 三、“谱系”的梳理 1、中国雕塑百年 2012 年 7 月7 日,“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将中国雕塑一个世纪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可以说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学术性总结和时代性展示,展览的学术主题为“融汇与屹立”。 展览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1912-1949 年的经典写实时期,中国现代雕塑是以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韶等一批从西方特别是法国学成归国的艺术家,把西方古典写实雕塑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探索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雕塑语言的过程。 二是 1949-1980 年的民族自立阶段,以纪念碑性和时代性为其显著特色,特别是创作了划时代的标志性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及《艰苦岁月》《收租院》等名作,使当代中国雕塑形成了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内容和形式的鲜明特色。 三是1980 年至今的多元探索阶段,以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雕塑材料的丰富而呈现多彩的艺术样式。前半段即1992 年以前,是解放思想,革新观念,从变形、抽象雕塑,到装置等等,在这之后是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发展迅速。进入 21 世纪以来,雕塑语言和创作群体的多元化,体现了与世界雕塑潮流深刻联系和自身的积极探索。 与这次展览同样具有“谱系”梳理性质的是2011年由何桂彦策划的“清晰的地平线——1978 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是当时寺上美术馆的开馆展,展览侧重的是对中国雕塑当代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也分为三个主题:“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20世纪80年代)、“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20世纪90年代)、“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2000年以来)。在此基础上,“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将展览上限提至1912年,更全面地理顺中国雕塑现代化转型的源流,在立场上也更为综合与官方。 2、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 与“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几乎并行的还有一个对中国雕塑教育的百年回顾,那就是“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作为中国近现代雕塑教育的领军人,中央美院在回顾自身历史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史发展流变过程的历史性呈现。 当然,“雕塑中国”展相对关注对中国雕塑进行学院性与学理性的谱系梳理,与前两个展览各有侧重,可以说这三个展览分别从官方学术立场、当代学术立场、学院学术立场三个角度,对中国雕塑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线性分析与梳理。 3、当代雕塑的剖面——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 相对于以上三个大型回顾展,2012年对中国当代雕塑的谱系梳理还有一个较微观的剖面,那就是在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之所以称为剖面,因为该展览是对“雕塑1994”的呼应,18年前的“雕塑1994”由傅中望、隋建国、张永见、展望、姜杰五位艺术家的五个个展构成,对中国当代雕塑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雕塑的边界正式被突破,个人化、观念化、装置化等价值标准树立起来,可以看作是中国雕塑当代转向的一个事件性的起点。 “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从名称到参展艺术家都是对“雕塑1994”的延续,五位具有典型意义的雕塑家各自的创作轨迹,基本可以勾勒出当代雕塑发展的向度与维度。唐尧对五位雕塑家分别加以解读:傅中望从中国的传统到现代构成,再到现成品装置这样一个非常后现代的表现方式,是五位中跨度最大的;隋建国从身体和材质之间的关系、空间与时间这些最核心的雕塑问题出发,创作思维非常清晰,他还有一种内核就是创作主体性的退出,将观念推向极致,成为最冷的方法论;张永见恰恰相反,非常感性、没有逻辑,使用接近抽象表现主义的橡胶材质,用极少主义方式处理原始状态的石头,既有哲学气质,又有一种东方自然主义的精神境界;展望通过事件性的设置,去触摸时间和空间的极致,有强悍的理性主义及非常男性化的态势,作品充满扩张欲、探险欲、占有欲和控制欲;姜杰则是非常女性化视角,作品蕴含一种惊悚、沉重、无奈的东西,有被伤害、不可知性、易碎感,同时也渗透着温情和知性。 四、“理论”的建设 “当代雕塑创作再怎样繁荣,如果理论建设不繁荣,也不是真正的繁荣,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的一句话,这句话有三个意思:一是雕塑理论建设还不够繁荣,相对创作的发展是滞后的;二是作为中国雕塑的创作主体,已认识到了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三是中国雕塑界有着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学术的愿望,融入的途径之一就是强化自身的理论建设。 1、关于抽象 近几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雕塑》杂志一直致力于抽象雕塑的研究与推广。2012年由他们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雕塑论坛”就召开了以“抽象雕塑在如何在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生长”为题的专题研讨会,主要“针对抽象雕塑在中国当代的精神文化艺术环境中,如何朝着良性的轨道健康发展进行讨论”,会后还在《雕塑》杂志开展了关于抽象雕塑的笔谈。 蔺宝钢指出当前雕塑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探讨,其一,西方从具像走到抽象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而中国在对于意象概念的认识方面,还没有做出深入系统,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怎么样来创作抽象雕塑;其二,要讨论关于抽象雕塑的创作目的是什么?在这种探讨中所产生的理论火花是否能够推动抽象雕塑创作面向艺术与市场、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具有概括性与决定性、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之路? 澳大利亚雕塑家Col Henry认为,抽象雕塑是具有普世性的,今天讨论有关抽象雕塑的时代性问题,如果大家认可雕塑语言是属于世界性语言的话,对于艺术理论方面的探讨实际上就不那么重要了。 孙振华提出抽象雕塑背后呈现出来是一套关于抽象雕塑的理论,其中包括抽象雕塑的制作技巧以及创作方法等,所以当面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更多应是考察艺术作品创作产生的知识来源,而不去评判艺术作品本身的好与坏。有人说抽象能够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个“本质论”在后现代语境里面是被鄙视的一种观点。抽象艺术在审美环境下一定具有其存在价值,但艺术本身永远存在于问题之中,所谓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更强调艺术作品是否在面对和回应我们人类当前最重要的、最迫切、最不可回避的问题。 朱尚熹认为民族化的问题可以由评论家去思考,抽象雕塑的生成还是要靠艺术家来推动。目前国内专一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研究的艺术家还比较少,对于抽象语言形态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更多的需要雕塑家不断实验去填补这个空白。抽象雕塑语言是世界化的,至于雕塑家所具备的艺术修养是否到位,知识量是否足够,这不是艺术家创作环节中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 2、关于材料 2012年5月,同样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雕塑》杂志主办了“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展览的研讨部分围绕“对雕塑材料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在材料转换运用中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展开。 朱尚熹提出要“尊重材料本身”,不是简单以材料拷贝对象,材料跟造型是互动的,雕塑中造型第一,然后才考虑材料,造型是第一位的。 王小蕙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把握材料的语言、属性十分重要,雕塑在材料运用上的综合、拓宽,要符合材料本身,要投入情感,而不是生硬地复制与模仿。 黄丹麾指出“物派”是建立在材料本体上,对材料要有情感是对的,但感情是多方面的,“物派”就是消减感情,艺术情感有时是批判而非热烈。 此外,殷双喜在《美术报》撰文,题为《“尊重材料”——关于金属雕塑的思考》,谈及作为现代主义雕塑的主要形态的直接金属雕塑在欧洲的产生及演变,界定了金属雕塑的概念,并指出金属雕塑艺术家要具备的 5 种能力:“雕塑造型的艺术能力、传统手工艺的动手能力、现代金属加工技术的运用能力、对金属材料特性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从观念形态进行金属材料结构组合的能力”,最后对金属雕塑的创作方法论进行了总结:“从材料出发,是金属雕塑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 3、关于中国雕塑“当代史” 基于2011年“清晰的地平线——1978 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及2012年“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两个展览,雕塑理论界基本厘清了中国雕塑的“当代史”,对当代中国雕塑的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 何桂彦发表两篇文章《中国当代雕塑的形态边界与叙事逻辑》、《当代雕塑的语言学转向与青年雕塑家的崛起》描述中国雕塑的当代进程,试图为中国当代雕塑的前行寻找一根“清晰的地平线”。他指出西方现代雕塑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雕塑家寻找到新的创作方法论时提供了观念上的启示,而到90年代初期,如何建构当代性的语言已成为了雕塑界的一种共识,“雕塑1994 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首先触及到了雕塑与装置的边界问题 ,同时还反映出9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语言学转向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对媒介物性的研究。90年代中后期,“政治波普”与“艳俗艺术”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发展方向,而波普与艳俗的结合,则出现了一种新的雕塑风格——“艳俗雕塑”,代表艺术家有刘建华刘力国等,同时一批更为年轻的雕塑家闪亮登场,就是以焦兴涛、史金淞为代表的所谓“解构雕塑”。2000年之后,“新具象”、“符号化”、“剧场化”、“物性”等一系列因素都成为当代雕塑关注的重点。 孙振华在策划“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的同时,也发表了对于中国雕塑当代进程与特征的看法,文章《雕塑:从1994年到2012年——关于五人雕塑展》中提到“雕塑1994 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已初步呈现出中国当代雕塑的几个特点——“个人、观念、媒介、空间”,五位雕塑家之后的创作整体上保持了他们的基本特点,但变化也非常突出,这些变化基本代表了中国当代雕塑在这些年里的进展——“身份、互动、时间、场域”,文章以五位雕塑家的个案十分清晰准确地界定了中国当代雕塑近20年的发展及特点。 五、“公共”的拓展 1、芜湖模式 2012年10月27日,“人文·生态——关于2012第二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开幕,是中国雕塑在公共艺术领域拓展的一个重要事件。2011年,芜湖市政府、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并在芜湖市新建的城市雕塑公园永久收藏与展示。孙振华为此提出了“芜湖模式”的概念,其主要经验就是“政府与专业机构强强联合”、“尊重学术、狠抓质量;广泛征稿、重点约稿;公正评选、监督制作;不断改进、长期合作”,第二届大展在第一届的经验上顺利进行,更加突出“人文”与“生态”的主体性,殷双喜认为“芜湖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的举办和芜湖城市雕塑公园的建设可视为中国城市雕塑公园发展的一个转折性标志,说明中国城市雕塑公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012中国杭州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 2012年11 月,“2012中国杭州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西溪湿地开幕,展览主题为“水陆相望” ,定向邀请了国内外著名雕塑家等五十余位参加创作,最终展览入选作品长期陈列于西溪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相对而言是另一种大型公共艺术模式,即“雕塑创作营-雕塑公园”模式。 3、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2012年9月20日,以“城市之光”(PrideofCity)为主题的“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在静安雕塑公园开展,来自10个国家的18位艺术家展出23组作品,此次雕塑展由上海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策展机构为罗浮紫艺术典藏,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黄笃作为艺术顾问,展览以开放的形式在雕塑公园展出。 4、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城市雕塑大展 2012年7 月 28 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城市雕塑大展”在广州佛山1506 美术馆开幕,展览同样由佛山市政府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这样的专业团体进行学术召集和评审组织等工作,展出的230件作品以城市公共雕塑为主,分别来自中、俄、美、英、法、日、韩等10个国家及12所美术学院的师生作品,并召开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特色”的学术研讨。展览结束后,一批优秀雕塑作品落地佛山新城,20位国内雕塑名家为佛山新城提供作品,建立了“名家雕塑园”,实现了雕塑与公共空间的有一次规模性结合。 5、关于公共话题的讨论 2012年底,十大丑陋雕塑的网选将公共艺术·户外雕塑的问题带入公众视野,一时成为网络、纸媒甚至电视台的热点,雕塑理论界也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该事件触及了公共艺术的一个核心——话语权,作为依托公权力而产生的造型艺术,是多方沟通和博弈的结果,如何尽快建构一个良性体制,优化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艺术质量,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问题。理论家普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以专家为轴心,谋求各方在某个均衡点上以各自最大化的建设性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多赢的结果。唐尧认为这次网选可以被看做是最弱话语方“公众”对强势话语方的一次发泄性反抗,这种发泄以群众暴力的方式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了出去。 结语及其它 2012年,中国雕塑还有诸多言说不尽之处。 作为最具前沿性的“深圳第七届雕塑双年展”2012年如期开展,也许是太前沿,可以说它在当代艺术界的影响力远胜于雕塑界,展览被命名为“偶然的信息”,副标题“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策展的国际化、跨媒体、文本化倾向,使之与一般意义上的雕塑展有一定的距离,更多引发的是关于当代艺术的策展与创作方法论的思考。 在现有体制下,雕塑学院教育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重要组成,2012年针对学院教学的各项展事、赛事也依常举行,《雕塑》杂志主办的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是其中的“元老”,2012年展览的研讨题目为“原创性在艺术教育中的贯彻”,是近年来学院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雕塑教育界最具学术权威性的“曾竹韶奖学金”的评选和展览在山西大同举办,而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者之一的曾竹韶先生,已于 2012 年 3 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4 岁,同年离世的老一辈雕塑家还有广州美术学院的胡博先生,于2012年2月1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7岁,这都是中国雕塑界的巨大损失。 有老一辈雕塑家的离去,同样也有新生力军的加入,中国雕塑学会主办的“青年雕塑家推介计划”是不可忽视的新人平台。2012 年 1 月“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全国巡回展北京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占据了今日美术馆2号、3号两个馆,策展人吴洪亮、唐尧,参展作者除了这个计划的50名成员外,还特邀了UNMASK、黎薇、金钕、王雷、孙晓晨等,几乎囊括了所有雕塑界的青年才俊,部分参展雕塑家还参观了展望、隋建国雕塑工作室,与雕塑大家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理念、雕塑教学等方面的诸多方面的交流。 如此历数,2012年算是中国雕塑的“大年”,个展与群展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高,引出的学术问题也极为丰富,雕塑家的创作在当代标准、身份建构等命题上呈现多元倾向,理论家的研究从官方、学院、当代多个立场梳理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谱系,认定了中国当代雕塑的诸多特征属性,而在各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越来越多的雕塑以公共艺术的姿态进入。雕塑走向当代、走向公共的步伐逐步加快,也面对更多理论的追问与自省,这一态势的保持对中国当代雕塑发展是有利的,也许就是在艺术家的个性化轨迹与理论导向的牵扯与互动中,中国雕塑才能保持自身发展的内在张力,不至成为脱缰野马,也不至成为死水一潭。
|